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中欧·体育官网网页版 > 新闻动态 > 解放战争河北篇(邯郸的解放)
解放战争河北篇(邯郸的解放)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2:17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
图片

《新华日报》报道邯郸解放消息

1945年10月,历尽人间沧桑的邯郸,随着中华民族解放的炮声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。随即成立的邯郸市人民政府,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人民政权,特别是夺取“邯郸战役”的胜利,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,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1946年3月,晋冀鲁豫边区党、政、军重要机关迁驻邯郸市,邯郸成为边区的首府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邯郸逐步实现了由近代城市向现代城市的过渡,从此踏上了复兴之途。

(一)邯郸的解放

1.八路军攻克邯郸

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,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军队妄图打通平汉线,进攻华北解放区的军事阴谋,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命令,要求“冀南主力迅速攻下邯郸,以取得在平汉线上作战的有利地位。”晋冀鲁豫军区首长刘伯承、邓小平立即指示冀南和太行军区的所属部队,迅速集中兵力攻打邯郸。随即,成立了以王宏坤为司令员的冀南指挥部。9月29日,冀南指挥部下达解放邯郸的“攻字第四号”作战命令。10月1日黄昏,各参战部队开始军事行动,六分区19团日夜兼程,从广平开赴邯郸,由罗城头渡过滏阳河,进入城东南指定位置;三分区部队一路由苏曹渡过滏阳河到达城北地区;抗纵一团随冀南指挥部到达城南,进驻罗城头。至此,各参战部队从东、南、北三面形成了对邯郸的战役包围。晚上9点,解放邯郸的战斗打响,各参战部队沿车站、邯山街、新民路(和平路)、土山街等几个突击方向,以勇猛的动作,对邯郸城外围之敌实施分割包围。到2日拂晓,邯郸城外围之敌已被全部扫清,歼敌500余人,胜利完成了第一阶段作战任务。10月3日,太行一支队进入城西,这样邯郸被四面包围,守敌已成瓮中之鳖,陷入孤立境地。

在守城之敌拒绝投降后,10月4日晚上7点30分,冀南指挥部下达了总攻击命令。第19团首先突进城中,而后兵分两路,扩大战果,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,于深夜攻克邯郸。这次攻城战役共毙伤敌第三纵队参谋长孙嗣同以下700余人;俘敌第三纵队副司令王冠英、原伪军教导司令郭采芹以下1700人;俘伪冀南道大、小伪首400余人;缴获迫击炮两门,轻重机枪37挺,长短枪1700余支,食盐百万余斤;还有粮食、弹药、布匹、药品以及其它物资。古老的邯郸终于获得了新生,第一次回到了人民手中。

邯郸的解放,沟通了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地域联系,使太行和冀南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,阻断了蒋介石妄图打通平汉路,进攻华北解放区的军事阴谋,有力地保证了中共中央提出的“向北发展,向南防御”战略方针的实施,对于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。

2.邯郸市政府成立

1945年10月4日,邯郸城防司令部成立,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李达任司令员,刘威诚任政治委员。10月10日,中共邯郸市委员会成立,市委没有公开办公,隶属中共冀南区委领导,由中共冀南区一地委书记陈荣任市委书记,对外称“邯郸城防司令部政治处”,党的组织活动也还在秘密的状态下进行。

邯郸解放不久,中共冀南区委决定,以邯郸县城为基础设立邯郸市。10月15日,邯郸市政府宣告成立,王悦尘任市长,隶属冀南区第三行政公署。王悦尘在南关剧院举行的市长就职典礼上提出了三点主张:第一,迅速实现工作重点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变;第二,城市的发展应面向农村,为广大群众服务;第三,市政府一定要竭尽全力,把邯郸建设得更好。政府下设办公室,民政科、教育科、公安局等工作机构。随即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,邯郸县并入邯郸市,市政府下辖两个办事处和5个行政区,即城关办事处、车站办事处、第一区(驻尚璧镇)、第二区(驻河沙镇)、第三区(驻户村堡)、第四区(驻南高嵩)、第五区(驻代召镇)。市域总面积为434平方公里,总人口14.5万人,城市人口为26546人。

1946年5月15日,市政府正式颁布了《施政方针》,明确提出要团结各阶层力量,深入开展反奸复仇运动,彻底摧毁敌伪残余势力,恢复发展工商业,在反奸运动中切实贯彻工商业政策,切实贯彻减租减息,稳定阶级关系,促进劳资双方团结合作,提高生产与经营的积极性,以便恢复繁荣市场,发展城市经济。这标志着政府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开始转向城市,这对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保护工商业发展,繁荣城市经济的政策,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
(二)邯郸破“梦”

邯郸解放不久,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1945年10月17日电令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:“即将到来的新的平汉战役(也称邯郸战役),是为着反对国民党主要力量的进攻,为着争取和平局面的实现。这个战役的胜负,关系全局极为重大。”为此,刘伯承、邓小平赶赴峰峰煤矿设立了平汉战役指挥部,指挥晋冀鲁豫军区所属部队,一举夺取了邯郸战役的胜利,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切断平汉线进攻华北解放区的军事阴谋。

1.激战邯郸南

根据冀南、豫北地区的敌我战略态势和地理条件等因素,这次战役的主战场选择在平汉铁路东侧的滏阳河以南、漳河以北的河套地区,向敌实施钳形攻击,聚歼来犯之敌。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的,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的太行、冀南、冀鲁豫部队主力,在漳河北岸到临洺关段铁路两侧,分为路西、路东两部分。路西军由王宏坤、陈再道、宋任穷统一指挥,兵分左中右三队:右翼队除以有力一部同敌保持接触外,其主力陷蔽集结于漳河北岸彭城山地待命;中央队适时集结于峰峰及以北山地待机作战;左翼队在肃清临洺关、紫山一带之敌后,集结于邯郸西南地区待命。路东军由杨德志、杨勇、苏振华指挥所部和兄弟部队共2万余人,先于安阳以东地区肃清伪军残余,待敌军大部进到安阳后,即转移到邯郸东南、临漳以西地区待机作战。独立支队由张廷发指挥所属三个团,在北进敌人的两侧随时给予打击,并逐次向北转移,于敌占领安阳后,即到丰乐、安阳两侧钳制敌军北进。

10月20日,敌军先头部队北渡漳河,占领邺镇、丰乐等镇。此时,八路军路西部队和冀鲁豫部队尚在向心集结途中,第二纵队和太行军区部队尚在肃请临洺关伪军的战斗中,只有路东军第一纵队在迟滞敌军主力前进。10月24日,我军各部到达预定位置后,在邯郸以南、马头镇以东,商城以西的狭长地带内,基本上形成对敌军的三面包围态势。

10月27日,当我军后续部队赶到战场时,对敌军实施战役总攻击的条件已经成熟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军一面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,一面加快对新8军高树勋部的争取工作,同时进行了军事部署调整,以第一、二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以及太行军区第一、四支队为战役北集团,由王宏坤、陈再道、宋任穷统一指挥,攻击重点首先是割裂敌40军在崔曲、阎家浅的先头部队,而后各个歼灭之。以第三纵队17师,太行军区5支队、独立支队为战役南集团,由陈锡联统一指挥,攻击重点是钳制敌30军,隔断同敌新8军的联系,其主力部队则由北向南兜击,协助北集团歼灭敌40军。为了争取高树勋部提前起义,对高部则采取“围而不打,打而不痛”的战役方针,促使高树勋在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面前早下起义的决心。

10月28日晚9时,我军发起战役总攻击,第一纵队向驻守邯郸东南崔曲的敌106师实行东西两个方向的钳形攻击;第二纵队攻击阎家浅敌39师。到29日拂晓,争夺崔曲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中,而阎家浅守敌在一部被歼后,其主力则越过滏阳河东窜。当天下午,敌军连续向崔曲增援,北集团军则集中兵力连续向崔曲发动猛烈攻击,迫使崔曲之敌突围。而第一、二纵队抓住战机,乘胜追击,占领崔曲和赵庄,在运动中歼敌一个团,打开了敌军防御体系中的一个缺口。10月30日,北集团军继续由北向南压迫敌人,经过激战,先后攻占南、北左良和南、北文庄等20多个村庄。敌人在40军106师大部被歼和30军受到重创以后,高树勋将军在马头镇宣布起义,使邯郸战役发生了重大转折。

在整个战局发生重要转折的关头,刘、邓首长制定了在漳河北岸最后歼敌的作战计划:以一纵、三纵主力,黄昏开始隐蔽运动,先敌南移到漳河以北敌军退路的东西两侧,放开敌军退路;二纵由北向南压迫,给敌人向心钳击和猛烈兜击,侧重击其指挥机关,以各个歼灭;以总预备队在漳河北岸,构筑据点迎击敌军南逃,并部署漳河南岸的侧击,以横截敌援的32军。31日下午,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率所部2万余人,退至前后旗杆章、辛庄、马营一带,成为瓮中之鳖。当侦知马法五的指挥部就设在前旗杆章村时,刘、邓首长立即命令一纵、二纵的主力向前旗杆章方向发起总攻。11月1日夜间,马法五的指挥部被歼灭后,敌军顿时大乱,四处溃逃,由石家庄进至高邑,企图增援马法五的敌36军,在遭到猛烈的阻击下,也闻风北撤。至此,举世震动的邯郸战役于11月2日胜利结束。

邯郸战役历时12天,在邯郸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取得了辉煌的战果。[邯郸解放区参战民兵达22万多人,负责抬担架、运公粮、护理伤员的自卫队员多达17万余人。]这次战役国民党军共死伤14000余人,俘虏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、第40军副军长刘世荣及以下官兵20000余人,争取国民党新八军及河北民军官兵10000余人起义。

2.高树勋将军起义

日本投降后,蒋介石派特使给高树勋送去“第十一战区副司令”的委任,企图借用邯郸之战消除高的实力。高对蒋介石的委任不屑一顾,毅然向孙连仲提出单独北上主张,遭到孙的非议。高又经王定南与八路军129师取得联系,提出借路北上,以便逃出蒋的虎口。因国民党第30军、40军已集结新乡,使高的金蝉脱壳计划成为泡影。

在邯郸战役总攻发起之后,我军对高部采取了围而不打,打而不猛的战法,同时派出曾与高有过交往的边区政府参议室主任申伯纯去高部联系,武安开明绅士田烈茂也利用同高部军官田树喜的父子关系,多方争取高树勋于战场起义。10月26日,高部的一个团在阎家浅被歼灭,而且其驻地马头镇遭到我军猛攻,战局使高感到进退两难,终于下决心退出内战,走和平起义道路。

10月30日,高树勋在马头镇召开新八军团以上军官会议,当场列举蒋介石排除异已、挑动内战的罪行,号召新八军将士退出内战,走向光明之途,与会军官多数坚决拥护高将军的义举。当日,国民党新八军及河北民军万余官兵在马头镇通电全国,宣布起义,促成了邯郸战役的重大转折。10月31日,军区司令员刘伯承、副政委薄一波前往马头镇看望起义官兵。为使起义部队得到休整,经双方商定,于11月1日起义部队撤离战场,开往武安伯延镇,沿途受到了解放区军民的热烈欢迎。

11月2日,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、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给高树勋发来贺电:“建候将军吾兄勋鉴:闻吾兄率部起义,反对内战,主张和平,凡属血气之士,莫不同声拥护”。不久,起义部队改编为民主建国军,中共中央军委任命高树勋为民主建国军总司令,萧秉钧任参谋长,王定南任政治主任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中欧·体育官网网页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